一柄手杖爲何成士兵的終極夢想和勵志雞湯?詳解法國元帥權杖史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卡佩
字數:5486,閱讀時間:約16分鐘
“Terror belli, decus pacis”,自1758年開始,歷經政局變遷,這句話始終都被銘刻在元帥權杖之上。它的意思是“於戰爭中,威懾;於和平時,裝飾。”
長久以來,元帥權杖一直是作爲一個展示軍事指揮官事業成就的物品。它不光意味着獲得者在軍事上的功績,還代表着一項權威,一項源自於國王又作用於軍隊的權威。縱觀法國曆史,自路易十二時期到第五共和國,法國共有275位元帥。
1627年,最後一任法國大元帥(connétable)雷蒂吉耶公爵(le duc de Lesdiguière)去世後,元帥便成爲了法國的最高軍事權威。
张家界雨鞋:打败游客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鞋,官方最新回应难服众
元帥權杖的近代起源非常明確,1639年6月30日埃丹圍城(le siège de Hesdin)期間,路易十三將自己的手杖授予了剛剛奪下城市的拉梅耶雷侯爵[1](le marquis de La Meilleraye),並說:“我任命你爲元帥,這是你的權杖。”元帥權杖由此走上法國曆史舞臺,儘管它那時還只是個尋常物件,但卻體現出了國王授予的最高軍事指揮權。
在1758年之前,元帥權杖無固定樣式,它們的長相取決於獲得者的興趣愛好,有的是用昂貴的木材,有的是銀的。在路易十三時期,受封元帥的軍官將元帥權杖加於自己的家族盾章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我們看到的大部分1758年之前的法國元帥像都是七月王朝時期補畫的,他們手裡拿着的帶鳶尾花的權杖可能並非原品。
權杖與軍事的關聯可追溯到羅馬共和國之前,大塔爾坎(Tarquin le Superbe)國王是第一個在軍事儀式上手握類似權杖的人[2]。至於元帥,它一開始只是法國國王宮廷的一個職務,一直到菲利普·奧古斯特時期才正式成爲了軍事職務。
這兩個依靠於王權的起源就決定了元帥權杖要區別於、甚至是要在等級上低於國王的聖器。由國王所授,一根尋常的棍子也足夠代表它被賦予的權威。但是根據一些元帥回憶錄或敘述,權杖似乎也不是一定要有的。根據丹若侯爵[3](le marquis de Dangeau)的回憶錄,“新元帥宣誓時,國王將自己的手杖經國務秘書,交至受封的元帥手上,元帥宣誓結束後再將手杖歸還。”這一行爲代表了國王將權力下放給元帥,元帥爲國王效忠。這就很有點中國古代“假節鉞”的感覺。
神医残王妃 小说
丹若侯爵在回憶錄中還提到宣誓儀式上有時也會出現鳶尾花權杖,這一類型權杖的最早記載是在1571年,“藍色天鵝絨,上面繡有金線鳶尾花”。
元帥權杖的形制是在1758年得到統一的,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爲元帥權杖的二次誕生。1758年,時任戰爭國務秘書的貝利勒元帥(Belle-Isle)提出了將元帥權杖形制統一的建議,在他之後的元帥權杖被稱爲貝利勒式,到1783年一共授予了25人。
文豪野犬外传 绫辻行人VS京极夏彦
貝利勒式元帥杖上下兩端均有金色小帽,上面的小帽頂端刻有王l室的鳶尾花,側面爲銘文“Terror belli, decus pacis”(於戰爭中,威懾;於和平時,裝飾)。底端的小帽上鐫刻着被授予者的姓名、頭銜、君主的頭銜以及授予日期。第一批獲得此新式元帥權杖的是孔弗朗海軍少將(Conflans, vice-amiral)和一個匈牙利人貝爾什尼 (Berchény)。
至於元帥權杖爲何趨於統一,這要從法軍的一場慘敗說起。1757年11月5日法軍在羅斯巴赫慘敗,一直號稱歐洲第一的法國陸軍損失慘重,在弗雷德裡克二世[4]的普魯士陸軍面前潰不成軍。羅斯巴赫之戰在軍事上並未對七年戰爭的結果有什麼大影響,普魯士軍隊也未對法軍進行大力的追擊,但是卻在士氣上給了法軍致命一擊。
爲了重振因戰敗而受損的軍隊形象和軍事統帥在朝堂的地位,貝利勒元帥想到了用相同的權杖將軍事統帥形成一個羣體的辦法。而且,新的元帥權杖上刻着國王與被授予者的名字,它一定程度地強化了國王與元帥的連接;授予儀式也不再是短暫的,而成爲了一個真正的紀念儀式。
1763年巴黎條約簽訂之後,和平成了法國的主要論調;國王開始從“戰鬥版”過度到了“和平版”,同樣元帥的形象也在跟着改變。他們參與作戰的時候開始減少,出席和平儀式的次數逐漸增多;而且對和平的貢獻也同樣可以得到元帥權杖的嘉獎。
路易十五時期的布沙爾·德·埃斯帕拜斯,奧博代赫侯爵(Bouchard d’Esparbès, le marquis d’Aubeterre)便是因其外交角色以及在《拉施塔特條約》中的貢獻,在1783年繼任的路易十六封爲的元帥。值得一提的是,1783年獲封的元帥中,沒有一個人是因爲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軍功而獲此榮譽。
因外交貢獻而獲封元帥之人,我們在路易十四時期也同樣能看到;他是我們剛剛提到的奧博代赫侯爵的先祖,叫做古德富瓦·德·埃斯帕拜斯。這位埃斯帕拜斯參與了《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的起草與簽訂,作爲對此貢獻的表彰,路易十四授予了他元帥頭銜。作爲元帥的埃斯帕拜斯在1675年到1679年仍代表法國參與了一系列的外交事宜,例如《奈梅亨條約》的簽署。
儘管路易十四時期已有因對和平的貢獻而獲得元帥頭銜之人,但所佔比例並不高;路易十四共任命54名元帥,僅10人有過外交任務,以元帥頭銜進行外交活動的也不過4人。到了18世紀,擔任過大使等外交職務的元帥有17人。上文提到18世紀國王的思路是“和平”,因此元帥也同樣被賦予了相同的意義。
把 防禦 力 點 滿 就 對 了 10
被授予元帥頭銜,不單單是爲了表彰將領對和平的貢獻;在和平世紀[5],獲封元帥,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不再指揮軍隊。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一共任命了67名元帥,僅有21人在獲得元帥頭銜後還在指揮軍隊;大部分的元帥都轉型到了外交事業上,例如在英國、薩瓦、西班牙等國擔任全權大使(plénipotentiaire)。
推特前员工收现金与名表 替沙国挖异议用户个资
元帥的職權來自於國王,那麼後者授予了他們何種權力呢?我們要先看一下元帥的宣誓,它的來源是封建制度下附庸對領主的效忠;國王作爲上天在人間的代表,將一部分的權力授予他認爲能夠擔此重任的將領。
因此,元帥只是國王權力的執行者,他代表國王執行一部分上天授予的權力。這也就是爲什麼元帥宣誓詞中提到的職責只有:忠於國王,服務國家,治軍公正,卻並不包括指揮軍隊。因爲指揮軍隊是國王的職責,元帥是代爲執行者。
软硬整合 科技大厂纷自研晶片
元帥權杖便是這一下放權力的媒介,國王授予元帥權杖,意味着授予他自己的部分權力。但是隨着國王形象的變化,元帥所執行的部分權力也發生着改變,就像上面銘文所刻,“於戰爭中,威懾;於和平時,裝飾。”
在和平時期,元帥權杖便不再如戰時一樣代表武力,它代表了一種剋制的權威;元帥善戰,但同樣懂得剋制。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國王致力於構建一個“公正的”形象,他們打的仗也應該是正義之仗。因此,作爲他們戰爭權力的執行者,元帥也要有同樣的特性,公正、理性、會控制情緒。1758年之後的元帥權杖上的36朵鳶尾花便代表了兵戈之中的剋制。
十八世紀中後期獲封元帥頭銜的軍人都有那麼一點偏老,最年輕的薩克森元帥都已經55歲;而且由於國王向和平方向的轉變,大部分將領在獲得元帥頭銜時就約等於軍事生涯的結束。1768年到1791年任命的23位元帥中,只有3位繼續指揮軍隊,他們中就有打輸了羅斯巴赫會戰的蘇比斯(Soubise)元帥。
300球里程碑!凯恩4场4球创16年神迹 拜仁1亿欧元花得不亏
大部分的元帥不再指揮軍隊,元帥權杖也就沒有了戰爭中的威懾;它成爲了和平時期的裝飾,但也同樣成爲了元帥本人的榮耀象徵和家族的紀念物。一般來說,元帥權杖是要隨元帥下葬的;1758年受封的38位元帥中有4位在遺產清單上提到了“元帥權杖”。
英超综合:“北伦敦德比”战平 利物浦五连胜
但這並不等於其他權杖全部隨得主下葬,因爲一些公證人會因“難以斷定物品性質”而無法對其進行評估。尼古拉伊元帥(Nicolay)在回憶錄中稱元帥權杖爲紀念物,“這份榮耀應該留在家族中”。不過元帥本人對元帥權杖的看法相關原始文獻並不多,單從尼古拉伊元帥的例子上,我們可以看到,元帥權杖它作爲一個媒介連接了一個家族爲國家服務的光榮記憶。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頒佈法令恢復在大革命時期被廢除的元帥制,與其一同恢復的還有元帥權杖作爲武力威懾的象徵。我們可以看到,拿破崙第一批授予元帥權杖的20人中,仍有18人繼續參加着軍事行動[6]。
2023款福特猛禽平行进口版现车售全国
目前現存的拿破崙時期元帥權杖一種有三種規格,一種是1804年第一次頒發時的樣子,底端年代爲“共和12年花月20”;一種是1813年達武元帥新權杖,達武元帥在1812年俄羅斯戰役中將權杖遺失,他的新權杖被加上了王冠的元素;最後一種是馬爾蒙的,他的非常特殊,較其他人的權杖要細,而且上面的圖案不同於1804年的32只雄鷹,也不同於達武元帥的32只戴冠帝國鷹,而是16只蜜蜂與16只雄鷹穿插。
從1804年到1813年這9年,拿破崙也從執政成爲了皇帝,故而元帥權杖上會有皇權的體現。
大S事件再次升级!汪小菲联手给予致命一击,具俊晔也救不了她
拿破崙時期一共26位元帥,除了沒有獲得元帥權杖的波尼亞托夫斯基和格魯希,其餘24人均有至少一根元帥權杖[7],但後世流傳中卻消失了一部分。它們其實並未遺失,而是在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時期被進行了改造,32只帝國鷹換成了30朵鳶尾花。
法國元帥權杖從貝利勒時期確定形制之後,整體一直都是覆有藍色天鵝絨的。但是1969年在大皇宮展出的13根元帥權杖卻表現出了不同的顏色,與其說是藍色,有些倒不如說是棕褐色。
大陆财长称G20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 防止严重负面外溢效应
有人說出現色差是因爲年代久遠,但一些舊制度時期的元帥權杖仍然是藍色;也有人說是因爲展廳的光線問題,但是13根中有4根仍是非常漂亮的藍色[8]。喬治·蒂勒曼(Georges Dillemann)給出的解釋是這種歷經年代而出現的色差與法國藍染的歷史有關。在17世紀之前,法國的藍色主要來自於菘藍;17世紀之後纔開始用靛藍(Indigo),但是靛藍主要產自美洲和印度,依靠英國進口。
在1806年11月21日大陸封鎖法令下達之前,歐洲的靛藍就已經不足了,因爲早在同年4月25日,拿破崙就下令恢復一部分步兵團的白色制服了[9]。1810年7月4日,拿破崙頒佈法令建議在法國境內嘗試種植易成活且便宜的本土植物代替靛藍。但是在此期間,靛藍仍通過種種渠道流入法國,它們的純度、色彩飽和度均參差不齊。
开发者开始起草《最终幻想7》第三作 玩家反馈很重要
到了19世紀後期,靛藍實現了工業化染色,但是它的耐久度與過去高品質靛藍仍有差異,這也解釋了爲何後者需要格外的防氧化。蒂勒曼認爲靛藍的品質影響着它們的顏色和持久度,很有可能拿破崙時代用來做權杖的靛藍染料品質一般般。
迎八一店内道奇公羊长角号特价优惠
當代時期元帥權杖總覽
1791年立憲君主制時期還頒發過兩根元帥杖,分別授予了盧尚博(Rochambeau)元帥與呂克內(Luckner)元帥。他們的元帥權杖長51.4釐米,直徑3.1釐米,藍色天鵝絨上繡金色鳶尾,底部刻有“國家,律法,國王”。
七月王朝時期元帥權杖長49釐米,直徑4.5釐米,頂端是一隻展翅的雄雞,杖身飾有56顆五角星;路易·菲利普一共頒發了9根元帥權杖,其中不乏第一帝國時期名將,例如:傑拉爾、洛鮑、德隆、雷耶[10];格魯希的元帥頭銜在此期間也得到了確認。
短暫的第二共和國也授予了四位將領元帥頭銜,他們中包含了拿破崙皇帝的弟弟,熱羅姆·波拿巴,以及第一帝國騎兵將領艾克賽爾曼斯。他們的元帥權杖延續了七月王朝的樣式,但是在1852年,路易·波拿巴成功政變成爲拿破崙三世後,這四根權杖都被改成了後來的樣子:長50釐米,直徑4.5釐米,用了顏色較深的天鵝絨,飾30只不戴王冠的雄鷹。稱帝后的拿破崙三世一共任命了15位元帥,其中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麥克-馬洪和巴贊。
第三共和國一直到成立的第46個年頭才頒發了第一根元帥權杖,它被授予了馬恩河戰役的英雄——約瑟夫·霞飛。霞飛元帥的元帥杖縱觀整個法國曆史,都算得上大個,它長52釐米,直徑5.8釐米,重1公斤;延續了第二帝國的邏輯,深色天鵝絨,裝飾物爲30個,但是30顆五角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貝當和福煦分別獲得了元帥頭銜;他們的元帥權杖要比霞飛的小一些,長50.5釐米,直徑4釐米,也較輕,爲500克。第三共和國時期,一共有15位元帥。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共和國的元帥權杖上面的五角星都朝向着頂端的榮譽軍團之星。
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共有3位元帥,其中只有若恩(Juin)元帥是活着拿到元帥權杖的,剩下兩位均爲追授;他們的權杖長52釐米,直徑4.6釐米,五角星不再向心。到目前爲止的第五共和國時期,法國只有一位元帥,是1984年被密特朗總統追封的皮埃爾·柯寧(Pierre Koenig)將軍。
從第三共和國開始,元帥權杖下部銘文就只有被授予者的名字和年份了,這件物品已經不再需要被用來強調“最高統帥下放的權力”,而是更加傾向於一個“爲國家服務”的嘉獎。但是縱觀歷史,也是有三位將領拒絕此頭銜,他們分別是:歐仁·哈維雅克將軍;路易-儒勒·特羅許將軍;以及夏爾·戴高樂將軍。
Terror belli, decus pacis。無論是於戰爭之中,當做威懾;還是於和平之世,作爲裝飾,元帥權杖反應出來的都是授予者的意志。在國王時代,它隨着國王形象的變化由戰場之威懾轉變爲和平之裝飾;到了拿破崙時代,皇帝需要將軍權下放,用於作戰,元帥權杖便又成了戰場權威的體現。
CCTV5直播申花VS三镇!吴金贵让马莱莱重生 佩德罗拿主力当驴使唤
1870年,隨着法國政治的逐漸共和化,最高統帥的軍事指揮權也不再集中於一人;再加上全面戰爭時代的到來,戰爭不再倚靠一人或幾人的指揮,而是傾向於總體的配合,這便讓元帥權杖再度迴歸了它作爲獎勵的特性。福煦元帥有7根元帥權杖,這和1815年的威靈頓公爵很像;他們的權杖並非爲了表現軍事權威,而是爲了嘉獎他們爲實現和平做出的貢獻。
紀念和平、嘉獎貢獻,這是二十世紀以來元帥權杖的最終身份。
王洪文当副主席后去看朱德,朱动了拐杖,邓公:说你不知天高地厚
願它能夠一直維持下去……
批註:
1.紅衣主教黎塞留的大侄兒。
2.這裡要區別於國王權杖。
3.1693年3月28日被授予元帥頭銜。
魔法仙气一乾坤
4.也譯作弗雷德里希
5.相對和平,指18世紀。
6.佩里尼翁和塞呂裡耶在獲封元帥後並未參與過軍事作戰指揮。
7.上文提到的達武元帥的原始權杖在莫斯科。
男篮传奇人气火爆:易建联开通新社媒 1小时涨粉10万“秒杀”网红
8.奈伊元帥權杖。
9.之前是藍色。
国务院安委会对贵州六盘水山脚树煤矿井下皮带着火事故挂牌督办
10.均爲1815年比利時戰役的參與者。